广州大学城位于约广州以南约18平方公里的小谷围岛上,建筑面积约724万平方米,现有人员约20万(来自百度数据),岛上350万m2的建筑纳入区域供冷系统,制冷总装机容量11.7万RT,分4个集中冷站,第一冷站采用溴化锂和常规电制冷机组,第二至第四冷站采用冰蓄冷系统(外融冰),总蓄冰量达到25.2万RTh,全球第二大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,当时是仅次于美国芝加哥市UNICOM区域供冷项目(31万RTh)。
我们团队是2004年进驻项目,至2006年调试完成撤出。完成第二至第四冷站、末端换热站、管网、江对岸永大电厂热水制备站的自动控制系统。直至撤场,第一冷站(溴化锂加常规制冷)因为能源政策原因未开建。
2004年时模型图
2020年时的鸟瞰图
冰蓄冷机房采用冰蓄冷超低温水供冷,冷水供水温度为1℃ -3℃,回水为13℃,供回水温差10℃ -12℃。真正的大温差系统。
所谓冰蓄冷,就是利用晚上廉价的电价将能源站里面的水制成冰,白天在用空调的时候把冰融化用在电力的高峰时段。
系统共设置边制冰边供冷、制冰、融冰供冷、主机供冷、融冰优先的联合供冷以及主机优先的联合供冷共6种工况的详细控制策略。
设备配置
该项目自动控制的几个首次尝试:
1:首次在冰蓄冷系统中引入以太网双环网架构,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;每个制冷站采用分布式I/O架构,这对于刚工作一年的我来说,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,好多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这么庞大的网络。其中S7-414H负责每个冷站的冰蓄冷控制,S7-412H负责末端管网作为主站,冗余环网系统将分布于岛上的三个冷站彻底打通,这种架构直到5年后在其他项目得以延续使用,不过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了。
2:首次在冰蓄冷系统中采用硬冗余PLC控制器,当时硬冗余概念刚刚在国内出现,两个CPU同步工作机制,中间通过同步模块及同步光纤进行实时通讯(这个模式的调试非常烧脑,都是摸索,所以我的师傅的自控是非常厉害的,技术从无到有);分布式I/O走总线架构,双总线;当时的终端电阻、拨码、mac地址设置等等诸多问题都是首次,当然,现在这些技术对于我们年轻的工程师都很熟悉,但是当时确实都是摸索出来的
3:制冷站系统总I/0控制点数约计10818点,14台工业计算机(其中服务器二台)、4套双机热备冗余PLC控制器及冗余PROFIBUS总线网络。283套PLC换热站计费仪和控制器。以太网光纤总长为40公里、POFIBUS总线长为80公里。
(下一篇将介绍末端换热站及管网控制)
4:总管管径最大DN1000,传感器的选取没有经验,记得最深的是:因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探测点在顶上,为了更好的测量管道内的温度必须把温度传感器探针(套管)选的很长,结果管道冲洗施压冲断了好多探头,断掉的钢制套管好多都进了管道过滤器、大管道底部淤泥层(没冲洗干净),指挥部下命令如果设备吸入断掉的套管引起设备损坏,责任由我司承担,所以我师父不得不带着我们猫着腰进入6米多高,DN1000的管道内,打着手电筒去找寻(但是支管内还充盈着很脏的水);
5:这么大的系统,按照1:3的体积比兑比乙二醇溶液(制冰工况下主机出水温度-8.3℃),加入至乙二醇溶液箱再通过加压泵打入系统,这是一个很缜密很细致的工作,加多了乙二醇浪费,如果加少了乙二醇,乙二醇就很难再补进去除非排掉浓度不够的溶液。浓度不够很怕制冰时候冻住,每个站两个通宵,眼睛都通红。
6:板换进口阀门关不死,制冰情况下,主机出口温度-8.3度,板换进出口温度极低差点就冻住,后来优化了程序做了防冻保护。
7:融冰工况下二次水的供水温度基本上能维持在2.5℃以内,出现一定波动是因为空气泵没有全部打开且负荷较大;一次水系统里面局部有空气存在,有些时候一次水流量小于二次水流量,导致二次水供水会混合有些二次水回水,导致温度升高,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很快,在下一个周期就能将出水温度稳定在2℃以内;
8:系统管网非常庞大,最不利点非常多,最不利点的找寻比较麻烦,信号从换热站的控制系统抓取再通过总线传输到能源站。
9:机组在制冷工况下和蓄冰工况下的COP值分别约为5.3和2.9;设计值分别是5.33和3.10,蓄冰工况下约克的双压缩机运行的匹配不是最优,因此在机组的控制优化方面还有一定的空间;
10:总体来说,从设计角度和自控角度来说,大学城项目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,当时在国内多项技术处于领先或首次使用;不足的是当时大学城的风谷电价差只有一毛,而且当时没有商业的业态,7/8月负荷最大的季节学校放假,经济性差了好多,这也是一直被业界诟病的原因之一,但是系统的自动控制绝对是成功的。随着这几年电价的好转及商业用户的增加,项目应该已经盈利了。
写下广州大学城,
特此祭奠我逝去的青春,还有怀念广州大学、星海音乐学院、广州美术学院的女同学,广州中医药大学、广州工业大学的食堂美食,还有瀛洲村的黄皮、木瓜、荔枝,黄埔军校的停泊的军舰,还有门口的东北菜酱骨架。
同时,广州大学城的设计与调试过程,为日后“能碳物联”的团队建立和技术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!
2006年,中国股市2800点.